不難發現,低保申請“指尖辦”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民,低保申請從傳統窗口申請、線下辦理轉變為線上線下均可申請辦理,民眾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自行選擇申請方式。
如此,不僅順應了互聯網時代民眾辦事的需求,而且線上線下均可申請的方式,也給了辦事民眾更多選擇,避免了在申請時來回跑路或者上下求人。
借力互聯網力量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理應成為政府部門的標準動作。B市的做法同樣值得點贊。據悉,B市的民政“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以及CA電子簽章等技術,實現了申請人身份信息實時驗證,申請信息在線填寫,證明材料即時上傳,核對授權當場填報等功能,真正實現了申請救助“觸手可及”,網上辦理輕松快捷。
新博科技“掌上救助”系統,整合社會救助的政策宣傳、業務辦理等功能,為救助服務對象提供便捷的線上受理、查詢服務、救助服務等。通過“互聯網+”技術,逐步量化各救助部門救助政策,建立智能研判救助機制,將困難群眾家庭基本情況與各部門共享的歷史救助數據和救助政策進行比對,獲取可參考性的研判報告。
同時,將申請救助信息同步至便民互動觸摸一體查詢展示系統和“一站式”救助管理系統,困難群眾可通過身份證號在便民互動觸摸一體查詢展示系統查詢救助公示。
當然,線上申請便捷高效,線下的審核卻不能省略。畢竟,無論選擇哪一種申請方式,實地入戶核查、民主評議等程序仍需要申請人積極配合工作人員完成。
所以,入戶調查的第三方組織可以通過新博科技“掌上救助”獲取對應困難申請群眾的詳細信息,減少在實地工作中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提高申請核對的工作效率,讓有需要的困難群眾得到快速、有效、及時的救助。
也就意味著,申請方式的便捷并不等于放寬了低保“準入門檻”,辦理低保程序的規定動作不能縮減,也唯有如此,才能夠避免“人情保”“關系保”等不良現象的出現。
新博科技的“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借助網絡通信技術,建立健全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核對平臺,橫向與涉及個人經濟狀況信息的部門實現數據共享,縱向形成各級核對機構的業務聯動,實現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的業務協同,對核對結果信息與社會救助對象信息進行實時核對和智能提醒,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總而言之,低保申請“指尖辦”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創新之舉,讓城鄉低保申請更加便捷,申辦效率進一步提升,信息也更加透明通暢。如此,方便了民眾的同時也方便了經辦機構。更不難發現,“互聯網+政務服務”從最初的審批服務工具已經提升為加快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編輯:墨菲 排版:尤為